「莫衷一是」这四个字追溯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名篇《无题·昨夜风开露井桥》,原文为“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中“莫道不消魂”一句。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「莫衷一是」。出自于《史记》·商君书,《商君书·杂说》中有“言多不可得而一,谓之莫衷一是”一说。
「莫衷一是」意指事物不能统一归纳、无法达成一致的观点,各自持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,从而在争论中难以得出定论。
在阅读时,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,把握其表现手法,领悟阅读的真谛,也可以从中体悟到「莫衷一是」的含义。如看一本好书,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悟,这与读者个人的阅读背景、人生经历密切相关,所以每个人的阅读感悟是不尽相同的。但同样的是,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,都是一个从意识到灵魂深处的体验过程。
文学、艺术、哲学等领域,往往存在着莫衷一是的观点,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特点。从争论中得到启示,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质。因此,对于知识分子而言,开阔视野、吸取不同的看法是非常必要的。